<
m2n7小说网 > > 天才科举路 > 天才科举路 第256节
    晏南初稳,纵使右相和安王想要做些手脚也因为韦寒川的存在,束手束脚,最后只能闷声吃个哑巴亏。

    过后,右相倒是想要来寻徐韶华出个法子,让韦寒川莫要太顺,结果却被徐韶华不着痕迹的扎了一下心,为防多做多错,只得暂时停手。

    而徐韶华也在之后的短短一段时日,迎来了两次分别。

    一次是何先生只留了一封信,便不告而别,徐韶华过后与刘监正下了几盘棋,特意打探此事。

    不过刘监正的嘴实在紧,故而徐韶华只知道何先生无法再来授课,便只能遗憾叹息。

    何先生前脚刚走,后脚,江宁安也前来与徐韶华道别,熟悉的十里长亭内,少年少女并肩看着远处徐徐上升的初阳,片刻后,江宁安冲着徐韶华笑了笑:

    “徐小郎君,我要走了!如今晏南初建,我亦是圣上册封的光平县主,也该回去做些什么了。”

    “江小娘子,一路顺风。”

    徐韶华看着少女巧笑嫣然的模样,唇角带着一丝淡笑,江宁安见状,也是一笑:

    “徐小郎君,再会了。”

    江宁安定定的看了徐韶华一阵,终于拾衣上了马车。

    徐韶华站在原地又一次看着熟悉的人渐渐远去,半晌后,他轻轻叹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时光匆匆,转眼已是两年后,乡试,已近在眼前。

    第132章

    “笃笃笃——”

    一阵和缓的敲门声响起, 正是刚好可以提醒到屋内之人,却又不会惊扰的程度。

    不多时,刘监正上前打开了门, 看着门外的少年, 不由得露出一抹笑容:

    “来了?快进来坐。”

    徐韶华行了一礼,随后跟了上去,师生二人在窗边坐下, 刘监正看着如今渐渐长开的少年, 心中一时恍然。

    此刻, 他仍记得自己当初与少年初见之时的模样, 小小年纪, 便器宇不凡,镇定自若, 若说当初被左相劝服点了少年入监时, 他还有些惴惴难安。

    可这一切的一切,都随着少年入监后迎刃而解,他以一己之力,使得满监骄子尽低眉。

    而今的国子监中,便是那些权贵子弟也知道若不好好向学, 便要被打到地支院去, 故而纵有六艺胜于寻常学子,却也不敢疏忽了文试。

    刘监正这两年也一直努力着, 将六艺评等的比例渐渐降低,在身份各异的众学子间, 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, 国子监中风气一时清正起来。

    但,刘监正无法忘记这一切之始源于徐韶华。

    “一晃已是三年过去, 国子监幸亏有你才有如今的改变。”

    刘监正看着徐韶华的目光别提多满意了,徐韶华闻言却只垂眸道:

    “先生言重了,当初若非先生厚爱,学生也无法提前入监,更无法有今日。”

    与曾经浑身锋芒的少年相比,现在的少年更加沉静如水,那双星眸之中,深沉似海,寻常人都不敢与他对视。

    刘监正倒是没有这个顾虑,只是满眼欣赏的看着徐韶华,含笑道:

    “如今已是五月末,你来京中已是三载未曾归家,此番不若提前回家看看如何?”

    徐韶华眸子一震,倒是没想到今日刘监正难得让人请自己过来是为了这事,不过刘监正此言正中他下怀,徐韶华随即起身一礼:

    “多谢先生!”

    刘监正笑着抚须:

    “只是口头的谢可不行,你小子在我国子监中便力压群雄,这次乡试可不能堕了国子监头一位点贡生的名头!”

    刘监正玩笑的说着,徐韶华闻言也不由无奈一笑:

    “学生,勉力一试!”

    “光勉力可不行,是要拿出百倍的力气来的。”

    刘监正打趣的看着徐韶华,笑眯眯道:

    “三年没回家,想家了吧?明日你便启程,回去好生歇息些时日,乡试好好考!”

    刘监正今日像极了一位语重心长的长辈,徐韶华也只是恭敬的应下,等刘监正说了足足一刻钟,这才停下,看着徐韶华是怎么看怎么欢喜。

    等到少年起身告辞之际,刘监正终于没忍住,唤道:

    “好好去考,吾在京中等你归来。”

    临了,刘监正还是没忍住,泄出了一丝不舍,徐韶华抿唇,长揖一礼:

    “先生安心便是。”

    随后,少年直起腰,那张愈发舒月清风的面容上浮起一抹淡笑,却让人一下子安心下来。

    刘监正与徐韶华没有避着人,不过一个晌午,该知道的便都知道了,胡氏兄弟听了消息,一人去向刘监正告假,一人来了徐韶华的院子:

    “我若不来,徐同窗这是要弃我们而去了?”

    胡文绣的声音带了一丝嗔意,那位被马清自晏南带回京城的大夫医术颇佳,而今胡文绣除了每日晨起需要服一粒莲露养身丸外,已经能如常人一般起居坐卧。

    这会儿,胡文绣一身山青色院服,衣摆处是同色丝线勾勒出的桂花,倒是应了檀宫折桂的寓意,监生们都喜欢这个样式。

    徐韶华闻言连忙告饶:

    “文绣同窗这便是冤煞我了,今日丁院晨起有课,我这才回寝舍收拾东西,正准备待你与胡同窗下课后说一说今日之事,倒没想到你们来的这般快。”

    徐韶华忍不住叹了一口气,胡文绣输在射艺与数艺之上,故而只能止步丁院,胡文锦为了照顾他,纵使有数艺之首的名号了却也只日日去丁院蹭课。

    徐韶华也没有想到二人的消息竟然这么快的,胡文绣听了徐韶华这话,这才笑了出来:

    “那怕是徐同窗不知你如今在国子监中的威名,你这一走,也不知有多少人要欢喜了。”

    徐韶华一人负四艺,力压全监监生,至于卫知徵的御艺和胡文锦的数艺他从来只听课,不下场。

    即使如此,这中间也就多生波折,让两人险些坐不稳这两艺之首的位置,废了好大功夫这才稳住。

    但即便这样,徐韶华才是整个国子监中最让人眼红之人。

    徐韶华听了胡文绣这话,只是淡淡一笑:

    “若真如此,那监正大人这几年算是白忙活了。”

    胡文绣微微惊讶的看着徐韶华,徐韶华笑了笑道:

    “君子六艺,权贵子嗣常通而非所有人皆通,监正大人不会漠视其存在,但也不会在让其成为权贵手中的玩物,所以文绣同窗若说之人,怕是白高兴了。”

    胡文绣闻言挑了挑眉,却未反对,这几年,监正大人的所为确实可以分辨一二。

    若是胡文绣没有猜错,他们这一批监生,应当是最后一批过渡的监生了。

    自此以后,国子监或许没有什么六艺之首。

    只有,国之君子,求学报国,造福于民。

    胡文锦的请求,刘监正不出意外的批了,毕竟在刘监正看来,徐韶华一个少年人,若能与同窗一道同行,也能安全不少。

    不过,徐韶华从胡文锦口中得知此事后,对于二人的安排仍有些疑惑:

    “如今才五月底,监正大人容情让我回家多呆些时日,胡同窗和文绣同窗也要与我同回瑞阳县吗?”

    还不待胡文绣回话,胡文锦便立刻道:

    “啊对!徐同窗一人回去我们也不放心不是?”

    胡文锦说的很是恳切,徐韶华打量了一下胡文锦,突然道:

    “我记得,三日前胡同窗收到了一封家书,神思恍惚了两日才缓过劲儿来,文绣同窗却是安之若素,我猜应当不是胡家之事,而是胡同窗个人之事……”

    徐韶华拉长了声音,眼中闪过一丝笑意:

    “难不成,是为了胡同窗的婚事?”

    徐韶华这话一出,胡文绣掩唇偷笑,胡文锦整个人差点儿没跳起来:

    “得,徐同窗神机妙算,这次还请徐同窗助我!我只想先立业在成家,若要论及儿女私情,定要殿试之后!”

    胡文锦说的铿锵有力,胡文绣却忍不住道:

    “父亲只是那么一说,偏兄长当了真,若是兄长当真不愿,父亲也不能绑着兄长拜堂不是?”

    “文绣,你不懂!既然无意人家女娘,我又何必回去一趟招惹?倒不如不相识、不相见,丁点念想也不曾有才好!”

    胡文锦如是说着,捋了捋自己额发,潇洒的说着:

    “明年便是你我及冠之年,到时候爹他还不一定要做什么,最好便是彼此我能一路考上殿试,届时才是天高任鸟飞!”

    “是是是,兄长总有道理!”

    胡文锦含笑说着,徐韶华看着兄弟二人斗嘴,也不由得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催婚,是他们这些人都难以承受的痛!

    徐韶华刚打发了胡氏兄弟离开,卫知徵后脚就冲了进来,很是自觉的窝在徐韶华的小榻上,喝着铭安特供的酸梅汤,将暑热从胸腔中呼出去后,他这才拉着徐韶华的衣袖不撒手:

    “华弟,你这一走,我要怎么过活啊——”

    卫知徵连拉带唱的声音,让徐韶华都忍不住额角狠狠一跳:

    “明乐兄,好好说话!”

    “这次华弟回原籍乡试带我一个呗!”

    卫知徵乖巧坐正,抬眼看着徐韶华,眼中满是祈求,徐韶华犹豫了一下:

    “明乐兄,你又打碎了侯爷什么价值连城的宝贝?”

    “没呢。”

    “那是,明乐兄你翻墙出国子监的事儿被侯爷知道了?”

    “现在还没……”

    徐韶华一连试了几个,卫知徵的老底儿都快被掀没了,徐韶华突然福至心灵:

    “那是,侯爷要给明乐兄娶妻了?”